莱州11名渔民海上被困 我市深夜伸援手历时8小时成功施救
“莱州湾海域风大浪高,莱州渔养6035渔船在返港过程中主机失去动力,抛锚求救,船上11名船员情况危急。昌邑市海洋与渔业局接警后,立即组织开展救援,经过多番努力,将11名船员成功救起,并将失去动力的莱州渔养6035渔船安全拖到下营港。”这是近日发生的感人一幕!
接渔民求助电话 紧急备航救援
9月29日下午,山东省气象局发布海上大风黄色预警信号,正在海上从事扇贝养殖作业的莱州渔养6035渔船傍晚时返港航行。在返港途中,发动机出现问题,由于海上风力逐渐加大,在东经119°30′833″北纬37°10′922″海域时,渔船主机彻底失去动力。经过一番查看检修,发动机无法更换零件不能恢复动力。
“当时心里还是非常紧张的,出海捕捞这么多年,头一回遇到这种情况。”船长李广全向记者形容当时的情形:船上11个人,想出各种办法,但都没修好,只能抛锚求救,随着时间拖得越久,船员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20点30分许,昌邑市海洋与渔业局接到昌邑市政府转来的110指挥中心的海上渔船遇险求救紧急通知。市海洋与渔业局立即组织开展营救工作,副局长齐庆奎随即从市区火速赶往下营港。
市海洋与渔业局副局长齐庆奎(左)与救援船船长刘新建向记者讲述救援过程
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工作人员立即查看了当时的风力和潮汐状况,经过查询确认下营港当时是低潮位,并有6-7级阵风8级的大风,该局渔政船吨位较大,吃水深,不满足出海条件。但是时间就是生命,受困人员在海上待的时间越久,风险越大,更何况天黑风力有渐大的趋势,意外情况随时可能发生。齐庆奎当即安排渔政站值班人员协调有过多次海上救援经验的鲁昌渔64030号渔船进行出海营救。
风力较大 救援船冒险出海
鲁船昌渔64030号渔船船长刘新建在接到通知后,立刻组织船员赶赴码头。同时刘新建也联系了遇险的莱州渔养6035渔船船长李广全,一方面了解抛锚船只人员情况,另一方面也给予遇险人员安慰,缓解船员紧张情绪。但是海上的手机通讯讯号时断时续,无形中也增加了双方的焦虑。通过一遍又一遍的电话沟通交流,刘新建了解到莱州渔养6035渔船本次出海还拖带了一艘小船,这给救援增加了不少困难。所幸的是,所有船员并无受伤情况,只是大家十分惊恐害怕。电话中的刘新建不断安抚被困人员的情绪,尤其是船上的几位女性船员。
22点50左右,港口的水位刚刚满足出海条件,齐庆奎就和救援船只尝试着出海救援。夜间的海上一片漆黑,风力逐渐加大,没有大型照明设施,在海上行驶就跟盲人骑车一样,一不注意就偏离了航道,而且出海的航道特别狭窄,可谓困难重重。但是时间就是生命,救援船历经多次搁浅,反复航行,终于在凌晨1点50分赶到故障船所在位置。
紧急救援 被困渔民安全归航
“当看到齐局长带着救援船赶到我们遇险海域,我们的心情真的是百感交集、激动无比,一块石头终于落地了,这下安全了、有救了。”李广全告诉记者。由于海上风浪较大,加之遇险船只丧失动力无法控制,在救援过程中三条船极易发生碰撞,造成事故。救援船不断调整船只位置,在避让遇险渔船的同时,小心谨慎的通过缆绳固定渔船。但是事发海域水太浅,救援船的螺旋桨还是被地笼网缠住了……
在拖拽返港过程中,救援船需要拖带两条渔船,十分吃力,凌晨5:30左右,三条渔船终于平安返回下营港,“回家的路”比平时正常航行多了3个多小时。至此,历经近8小时的紧急救援,莱州渔养6035渔船以及11名船员安全归来。“非常感谢昌邑市海洋与渔业局的同志们还有救援船的船员们,他们不畏艰难,不仅保护了我们渔民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还挽救了我们的家庭,在困难面前彰显了他们的大爱之心。”李广全说。
齐庆奎告诉记者:“渔业生产,安全就是效益,没有安全,一切都是空谈,险情就是命令,我们作为渔业主管部门,要随时为渔民做好服务,保证渔民生命财产安全,也提醒广大渔民,要密切关注海洋与渔业局发布的各种消息,确保生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