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营:“3+1”模式发挥村干部工资导向作用
如何让农村干部适应新常态,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摆在基层党委政府面前的一道难题。下营镇立足自身实际,科学、合理、准确定位,不断创新和完善基层工作管理机制,推行“3+1”考核模式,发挥村干部工资导向作用,进一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有效激发农村党组织干部干事创业的活力和服务群众的热情。
定责加压,明确责任目标。“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一个村经济发展好不好,各项事业发展得快不快,关键看村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关键看村组织书记作用发挥得好不好。年初,下营镇由乡镇党委指导农村班子明确工作分工和年度目标,强化村组织书记“服务百姓,强村富民”责任意识。村组织书记仔细分析查找本村存在的问题和群众最关心的、急需解决的事项,围绕本村实际,谋划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具体量化到每个月,每年争取为群众办几件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
明确主体,强化考核抓手。如何让村组织书记想干事、能干事、干好事,基层党委政府必须要有强有力的抓手,这个抓手就是公平、公正、合理的考核体系。“3+1”考核模式,强调对农村党组织书记考评主体的广泛性。该镇农村党组织书记考评由镇站所部门根据工作任务分配及完成情况,对各村进行基础考评打分,然后由社区干部根据各村日常表现,进行民主评议,之后由各村级组织书记互相评价,最终由各社区书记综合各类情况,确定本社区内各村的最后成绩。考核主体的多方性,更加突显工作业绩的全面性。
强化民主,彰显公平。每月以社区为单位召开村党组织书记述职评议会议,必要时邀请辖区内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参加。会议首先由各村组织书记汇报一个月来的工作情况,然后社区干部和村组织书记分别进行民主评议投票,投票结果当场公布,干的好不好,一看就知道,让每个人心里都明明白白。杜绝了年底搞突击、应付临时检查等现象,防止了年终一考定全年的片面性。
靠事实说话,用成绩衡量。考核实行“月考评”机制,体现时效性,即在每月月底,将当月工作事项和任务纳入考评内容,量化考核指标,逐一对照进行考评。根据考核结果将各村评定出“优、中、差”三个档次,根据考核成绩按月兑付工资和绩效补贴,突显工作业绩的差异性,打破平均工资常规,充分发挥工资的导向作用,实现压力有效传导,在各村之间形成“比、学、赶、超”的良好局面,彻底解决了工作中“慵懒、拖拉、散漫”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