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之窗 - 天南地北昌邑人

柳疃手工织绸正在申报国家级非遗


发布时间:2011/3/4 | 来源: | 点击次数:871

  

    柳疃镇位于昌邑市区北10公里,渤海莱州湾南畔,总面积210平方公里,辖72个行政村,14335户,4.8万口人。昌邑柳疃丝绸历史悠久,至清朝嘉庆年间已形成较成熟的养蚕、制丝、织绸一条龙工艺。清政府于1902年在柳疃领先设立了邮政局,极大地推动了丝绸业的繁荣,并把昌邑丝绸成功推向江南和京城市场,成为“丝绸之乡”。如今的柳疃镇,村村纺机响,户户织绸忙,丝绸已经成了当地居民最主要的产业。一路走来的柳疃丝绸,已经闻名全国,享誉世界。 

  2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了柳疃镇上的昌邑市华裕丝绸有限公司,亲眼目睹了蚕丝变丝绸的全过程。“我们先从蚕农手里收购已经经过初步加工的蚕丝,然后就开始在准备厂房里泡丝。”公司副总郭明伟指着厂区南侧的一间厂房说道,泡丝是加工丝绸的第一道工序。泡好的丝有很多种颜色,主要目的是为区分各种品种、品质的蚕丝,另外,通过颜色区分作为经线和纬线用的两种蚕丝。在加工过程中,这些颜色就会被去掉,不会影响以后的使用。 

  随后,郭明伟带领记者进入厂房,伴着“隆隆” 的机器轰鸣声,缠着各色蚕丝的滚轮在机器上方飞速旋转着,机器的下方是卷好的一轮轮蚕丝,另一处的机器上方,几个卷着蚕丝的滚轮分出的蚕丝在机器的牵引下,向下并成了一根蚕丝。郭明伟介绍说,这是为最后织造做的一系列准备工作,所谓络丝,是将泡好的蚕丝理顺;并丝,是将理好的丝并到一块,根据蚕丝的质地和种类,可以分别并为一到十几股以上;加捻,就是将并好的丝用机器紧紧的捻到一块。“捻好的丝还要放到高温室进行蒸丝,蒸过后就会定性,再也分不开了。” 

  随后,记者又参观了织造厂房。在织造厂房里,机器的轰鸣声音更大,郭明伟带记者来到一排机器前介绍说:“这道工序叫倒筒,就是把蚕丝从瓷筒倒到塑料筒上。”郭明伟又指着后方的一排机器告诉记者,这排机器就是将倒筒过来的蚕丝再倒到宝塔形筒上,方便抽丝。在一处大型机器前,记者看到蚕丝已经被伸展开来,由上到下有近2米长,但上面的蚕丝全是“竖线”。郭明伟介绍说:“这道工序叫整经,上面的蚕丝全是竖的叫经线,整好后就可以加入纬线织造了。” 

  在厂房里面最大的一块区域,有一排排进行织造丝绸的机器,几乎不用工人操作。“这就是织造工序了,前面做的所有工作就是为了它做准备的,全部是机器化生产。”郭明伟告诉记者,在经过最后一道工序—— 漂炼后,去掉蚕丝上带着的丝胶就算完成了,剩下的就是后期的深加工了。 

  老艺人说 传统手工工序复杂缺少传承人 

  参观了丝绸的现代化加工,记者询问郭明伟,以前没有机器时是怎么织造丝绸的呢?郭明伟把记者领进了一间收藏室里,记者见到了一台老式的织绸机,仔细观察发现这台机器是用榫卯结构制成,一个铁钉、螺丝钉都没有看到。“这就是古人的发明,虽然织得慢,但是织出的丝绸质量确实一点也不差。要想了解过去是怎样织布的,你们可以去村里面找找。”郭明伟对记者说。 

  经过多方查找,记者终于在柳疃镇南玉村找到一位名叫李学进的老人。得知记者的来意后,李大爷说道:“你们找我就算找对了,我18岁就开始织丝绸,这一干就是60多年,手艺都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但是我家里现在没有机子了,我可以带你们去见一个人,他现在还在织着的。” 

  随后,记者跟随李大爷来到了村西头的齐象臣老人家,在齐大爷家中,记者见到了十几台老式的织绸机。据齐大爷介绍,丝绸的织机主要部件有机楼子、压轴、盛框、蚂蚱腿、倒桩、将军轴、元宝轴、座板、脚蹬板、梭等近20种零部件。而蚕丝要在织机上织成成品丝绸,需要经过浆丝、络丝、拧穗子、刷机、缯机、牵机、织机、漂炼、平绸等十几道工序,要比现今的机器生产繁琐很多,而这,就是传统的柳疃丝绸织造工艺了。“用这种织布机织丝绸,正常人一天能织10米丝绸,干活快的一天最多也就能织20米。” 

  齐大爷对记者说:“我14岁的时候就跟着家里人开始织丝绸,一直干到现在。今年还没开始干,北京的客户订了些货,过两天我就准备开始干了。再过两年我也干不动了,现在会这项手艺的人越来越少了,60 岁以下的基本上没有会的了。”一旁的李大爷也对记者说:“我们现在用的这些机子也是祖祖辈辈传下来的,过去我们年轻的时候这一带家家户户都织丝绸,现在机器化生产了,干这个的人也越来越少了,现在满村里也找不出几个人了。年轻人也不 

  柳疃镇是丝绸之路的源头之一。柳疃丝绸以其手感米糯、飘逸高雅的独特风格,在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开拓了南洋诸国的丝绸市场,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成为闻名遐迩的“丝绸之乡”和 “华侨之乡”,在我省、我国以及世界茧绸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 

  柳疃丝绸的开拓发展,为我国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产生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为昌邑商品经济的发展开创了先河,使昌邑的丝绸产品早在上个世纪便率先投放于国际市场,继而经营丝绸成为昌邑历史悠久的传统产业。2006年底,柳疃丝绸技艺已成功申报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级名录。 

  传统的柳疃丝绸,是特指用野生的柞蚕丝为原料织造的茧绸。山东东部山区自古以来就盛产野蚕,但从汉代到明代,仅仅是被历代统治者视为反映国家太平的祥瑞而已,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的利用。明代末年,山茧的价值逐步被发现,茧绸的织造由之出现。明万历年间的《莱州府志》的货物类就有了“山茧绸”的记载。但因为当时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原因,山茧绸的发展和传播异常的缓慢。近代栖霞人孙钟澶《山茧辑略》载:“山茧之用,自汉至明,谓之祥瑞,终未能畅行,降至清初,文明日启,齐东一带,乡间有以此制线代布者。”就是对这一史实的真实描述 

  昌邑的柳疃并不出产山茧,为什么能够成为中国茧绸的生产中心呢?这在《山茧辑略》中同样能找到答案!“……我栖自嘉庆初年以纺车纺线而盛行焉。至十七年大凶,乡人或纺线,或织绸,以易有无,而赖以生活者益众。其线名曰山线,织出之绸有二种,其次者曰小绸,亦曰黑绸。高者曰大绸亦曰白绸。山西昌邑俱到桃村安庄收买小绸,至张家口、西口兑换羊皮、口蘑等,否则或贩卖于乌兰查布盟。大绸销行南地并北京。”可见昌邑柳疃丝绸的传来与当时昌邑柳疃籍的商人在胶东贩卖丝绸有关,因为丰厚的商业利润,昌邑柳疃一带的商人由异地坐庄,逐步开始了本地织造。

版权所有:南地北昌邑人 数据镜像:追梦阳光动力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作信息分享作用,不代表本站认可该立场。如有异议,可以联系本站邮箱。me(AT)dongsk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