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曹雪芹《废艺斋集稿》到昌邑丝绸和潍坊风筝
发布时间:2017/4/17 23:03:04 | 来源:昌邑之窗 | 点击次数:661
少年爱乐过于人,
歌泣无端字字真;
既壮周旋杂痴黠,
童心来复梦中身。
——龚自珍《己亥杂诗》
在山东昌邑博物馆陈列的丝绸厅中,有一片绘画兼文字的版面和一组人物彩塑,介绍了清康熙年间任苏州织造的李煦与小妹带着苏州的丝绸工艺品回乡省亲的史实。李煦祖籍昌邑东隅村,康熙三十一年(公元1692年,任苏州织造),“莅位三十余年,管理浒墅关税务,兼司扬州盐政,躬逢圣祖南巡四次”。其父李士祯,历任安庆知府、河南按察使、广东巡府等职。其妹嫁与江宁织造曹寅(曹雪芹祖父)为妻。现在昌邑柳疃一带的丝绸工艺,就是李煦及其妹(曹雪芹祖母)久居江南,将苏杭一带的丝绸工艺传到故乡,从此昌邑一带丝绸业昌盛繁荣至今不衰。此事在昌邑东隅的姜氏祖谱中有载。
李煦兄妹李姓,怎么能记入昌邑东隅姜氏祖谱中呢?事情还要追溯到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当年清兵正白旗左统领李西泉统兵数万围攻昌邑城,城内官军民众奋起抵抗,“虽牧童稚子,咸奋不畏死,登城撄守。”经过八昼夜的激战,昌城陷落,守城军民大都壮烈殉城。这就是昌邑历史上骇人听闻的壬午之变。昌东隅人姜士桢,在父兄战死后迫于形势归顺了清王朝,并继正白旗左领李西泉为子,入籍旗人,改为李姓。乾隆七年《昌邑县志》卷六《人物》中记道:“李士祯字毅克,本姜姓,从龙辽左,寄旗籍,以李为姓。”是年李士祯23岁。
李士祯自幼熟读经书,才思敏捷,学识渊博,自是众多旗人中的佼佼者,深为其义父李西泉所赏识。李士祯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步入政治舞台,官运亨通。清顺治六年,李士祯31岁时,被提升为安庆知府。乾隆六年《江南通志》记载:“安庆府知府,李士祯,昌邑人,贡生,顺治六年任。”后任两淮运同、广东按察副使、山西省布政司参政,康熙六年升河南按察使。前任按察使断案有识,株连无辜,李士祯到位后重新审案,为无辜者平反,救活了数千人,因而在中州一带有“青天”之誉。在任期间“廉介奉公,宽仁待下,精详时事,声望甚隆。”后官至广东巡府,69岁退休闲赋。李士祯有6男3女,长子李煦任苏州织造,与江宁织造曹寅同为康熙帝的肱股近臣,由于政治、门弟和休戚与共的利益关系,曹、李二姓联姻,李煦的妹妹嫁与曹寅为妻,成为曹雪芹的祖母。
曹雪芹的《红楼梦》世人皆知,而他的另一著作《废艺斋集稿》,是一部记载我国工艺技术性的作品,故只在爱好技艺的圈内人流传。曹雪芹在这部书中打破了中国文人对“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的陈旧观念,详细记载了金石、南鹞北鸢考工志、编织、印染、烹调、园林设计先进单位入项工艺艺程,目的是为了让残疾人能够以艺养身,弥补先天、后天的不足。
曹雪芹生前有一个完成《废艺斋集稿》的庞大计划,其中两个章节是以绘画为主要内容。曹雪芹的《废艺斋集稿》一书中,《南鹞北鸢考工志》是专讲风筝扎制、绘画、图式以及风筝放飞的艺术,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系统完整的风筝资料。此书因流落日本,不可一窥全貌,现在传抄的残稿是风筝艺术家孔祥泽在上大学时,意外地见到日本籍美术教授高见嘉十先生带来的《废艺斋集稿》原本,爱不释手,经协商后被准许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将书中部分风筝图样进行摹制,才将风筝谱式流传下来。此书中曹雪芹的自序、彩绘风筝图谱、扎绘风筝歌诀等残图片文,早年曾在《文物》杂志刊载,颇为海内外人士瞩目。曹雪芹在此书中介绍了数十种风筝的扎制图式和歌诀以及风筝的放飞技巧,向人们讲了“欲使风鸢听命乎百仞之上”,全在如何把“游丝挥运于方寸之间”的窍门。
曹雪芹善画,传闻已久,但真正流传下来的绘画作品并不为世人所知。从《红楼梦》中可以看出,曹雪芹也是绘画高手。曹雪芹所绘的风筝以“绚丽夺目,人物栩栩”为特色,所扎制的“宫式”沙燕精雕细琢、尽艳极妍,与宫式相对的民式风筝风格突出、千姿百态。风筝艺术家孔祥泽先生继承了“曹氏风筝”的谱制,他认为《南鹞北鸢考工志》的风筝谱,是一部水平很高的工艺美术教材性著作,无论对色彩、色度、色调的处理,还是外观造型间架的处理都突出了绘画性。
曹雪芹不仅在《南鹞北鸢考工志》中专写了风筝,而且在《红楼梦》第70回中有大段细致描写风筝的文字,虽然没有谈到扎糊制作的技巧,但谈到了种类,以《南鹞北鸢考工志》与《红楼梦》所谈风筝相对证,证明曹雪芹是对风筝非常精通的行家里手。这不由人将曹雪芹与昌邑姥姥家的浓厚血缘关系联系在一起。曹雪芹的青少年时代大约经历的是康熙、雍正时期,当时的史料记载,潍坊的风筝盛行乡里,风筝集市业已相当繁荣。板桥先生有诗曰:“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曹雪芹从小聪慧好学,又深得祖母喜爱,随祖母回乡省亲时,耳濡目染,自然能领会学习风筝技艺。曹雪芹在《红楼梦》第70回里所写的风筝,书中提到的风筝有美人、螃蟹、蝙蝠、凤凰、大鱼、蝴蝶、串式大雁、玲珑喜字共8种,非常巧合,这8种风筝都是潍坊知名的传统风筝。曹雪芹能如数家珍一样列举出这些潍坊传统风筝中的代表作品,说明其对潍坊风筝非常熟悉。由此可见,曹雪芹对潍坊风筝有过较深的研究。他在书中提到的8种风筝,唯独没有值名的潍坊龙头蜈蚣、宫灯两种风筝,这并非失误,而是因为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家已被抄,并受朝廷监视,加之受雍正时期文字狱余波的威慑,故避开“龙”字是代表皇帝、“宫”字意为皇族政权驻地的意思。
细看《红楼梦》,许多语言属潍坊和昌邑一带的方言,如70回中宝玉道:“要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一顿脚”、“跺个稀烂”以及贾母让黛玉“好生养着”等语言都有很浓的潍坊方言特色。而71回中林之孝家的(对两个丫头)啐道:“糊涂攮的!”“攮的”作为语气助词是昌邑方言中特有的。称妇人为“林之孝家的”、“周瑞家的”也是昌邑、高密等地的特色方言。
曹雪芹家早期居住南京,与南方风筝胜地南通相邻。南通的风筝历史悠久,自宋开始至今盛行不衰,并形成高大、坚固和带音响的南鸢特点。曹雪芹在学习潍坊、南通风筝技艺的基础上,并没有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而是将两地的风筝加以总结提高升华,吸取其优点,并在后来定居北京时结合了北京宫庭风筝高贵雍雅的特点,创造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风筝作品,形成了北京风筝的主体格局。都是同在北京的风筝金(福忠)、风筝哈(国粱),均与曹氏风筝有着上下承袭的密切的渊源关系。以现在北京风筝的传统代表作品沙燕风筝为例,其与潍坊硬翅风筝的基本形状、主体骨架结构、扎糊过程、放飞方法效果等极为相似,但两者一看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筝类别,可以说沙燕风筝在造型上主要采用和发展了潍坊硬翅风筝便于放飞容易起高的长处,在此基础上又多有改进创新,使沙燕风筝无论在造型、绘画、色彩、放飞、蒙面、扎制工艺等方面,都比较考究,成为中国风筝家庭中很有代表性的传统佳作种类之一。
鸢飞鱼跃,莺歌燕啼,又是一年芳草绿。鸢都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作为世界风筝都的潍坊,有着历史悠久的风筝文化,从最早传说的螺祖女于夏代就在今寒亭、昌邑一带从树中地的迎风起落得以启迪,发明了中国最早的风筝。墨子于春秋时期在鱼山(今青州西南一带)“斫木为鹞”。墨子又传艺于他的弟子公输班(鲁班)而做竹鹊,史籍有鲁班“削竹为鹞,成而飞之”的记载。秦末汉初的名将韩信,最早将风筝运用于战争。宋代画家张择端在其所作的绘画长卷《清明上河图》中,也为我们留下了古代潍坊风筝文的痕迹……今天,我们又欣喜地发现,一代文学巨匠曹雪芹与潍坊风筝文化的渊源关系,这对进一步研究潍坊风筝文化、增强潍坊风筝文化的底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前面从《红楼梦》(以下简称《红》)一书及曹雪芹本人的亲缘身世中探寻了曹雪芹与潍坊风筝文化的关系。在历史的长河中,因为种种原因,对于曹雪芹的史料证述几近无有。可喜的是除《红》书之外,前文提到的《废艺斋集稿》(以下简称《稿》)一书,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将《红》与《稿》对照,使我们真实全面地看到曹雪芹这位世界文坛巨人是一位“博于材艺”“于学无所不窥”的人,这里有必要对《稿》一书再作探寻。
我们知道,《稿》本意是曹雪芹帮助残废人谋生的一部类似教学参考书的著作,它不仅是对曹雪芹编写《红》的修养才艺方面作了佐证,也为我们留下一份非常珍贵的技艺著作。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吴恩裕先生生前写了《曹雪芹〈废艺斋集稿〉丛考》一书,对曹雪芹的《废艺斋集稿》作了深刻研究,并对此书的真伪以及对残缺的补正等方面均有很大贡献。从书中我们才知道了《稿》一书的发现,巧的是因为1943年北京人孔祥译因为帮助日籍老师编印风筝谱,也就是因为风筝之缘而发现揭示出这部曹雪芹巨著的,不然曹氏的这部巨著就会烟没而无人知晓,但是此书至今仍只有零碎的抄本残卷存世,原件仍然没于抗日烽火中,至今不知所归。
按吴老考证的《南鹞北鸢考工志》(为《废艺斋集稿》一书第二册,题为《南鹞北鸢考工志》,虽为第二册,但是是最重要的部份)的“通论”部分所讲,我们得知:“曹雪芹是第一个把软翅风筝介绍到北京来的人,大概他少年就对放风筝以至扎绘风筝有兴趣”①。这里吴先生肯定了北京的软翅风筝是曹氏引入的,又肯定了曹氏少年时就对放风筝、扎绘风筝有兴趣。但现在典型的北京风筝沙燕,是经曹氏升华提高后的颇具代表性的我国风筝体系之一的北京风筝,又称“曹氏风筝”。然而沙燕风筝是我国典型的明显并很具实力性的硬翅风筝,却不是软翅风筝。显然不是吴老所说的当年曹氏把软翅风筝介绍到北京的那种软翅风筝。恰恰沙燕风筝的骨架与潍坊的米字硬翅风筝极似,从中不免联想到,如果没有曹李两家荣辱与共的姻缘关系,我们只能推想曹雪芹的沙燕风筝是借鉴了潍坊硬翅风筝的长处而发明的沙燕,吴老文中还提到“曹雪芹13岁以前往来于南京、苏州之间”的关系分析,他能往来于南京与苏州两地,而李煦、李士祯多次回昌邑省亲认祖,并居住时间很长。那么曹氏随同而居是情理中事,所以沙燕不是借鉴潍坊米字硬翅风筝。当年和现在在潍坊的城乡各处都能随地看到这种米字硬翅风筝,所以能使当年幼小的曹雪芹耳听目染的学习,最终非常熟悉这种潍坊的米字硬翅风筝的利弊,在这种情况下曹雪芹才能进行升华改进出现在的北京风筝。另外,曹雪芹与朋友亲戚常聚,亲朋名人官宦多为南方或京城人士,生活较好,京城烹调又多又好,但他们常“在外面饭庄叫一桌山东酒席”②,是因为他们敬仰曹氏的才华,尊重曹氏对山东菜情有独钟的口味,从中也揭示出曹氏心里与山东昌邑的不解关系。从这一点小小的吃食习惯,也多少看出了曹雪芹久在潍坊居住过及对山东的亲姻秘密。
吴老在其《丛考》中,并没有提及一点曹与昌邑的事。但对曹与李两家的关系却有大篇幅文字的探讨,这大约是因为他老人家仙逝后,我国才开始了续志写志的高潮阶段,昌邑县地方志,昌邑姜氏家谱等在那通讯不便,出版物有限,毁旧灭封,消灭封资修的时代里,肯定不会知道昌邑的这些地方志史料,自然不可能提及了曹雪芹与昌邑的亲姻关系了。
另外,曹家长辈对曹雪芹的培养,只能一是走科举之路,二是承袭织造位置。这两条路都有出息。都可光宗耀祖出人头地。但科举是要经过自己的奋斗努力学习的,而承袭织造位置有康熙的意志。(康熙熟知西方先进的科技,他知道定国用孔孟之道,但国家更需自然科学及管理织造的人才,后者是科举选拔不出来的人才),这两者对曹家是非常矛盾的事情,他们不敢违背康熙皇帝的意志,只能以培养织造为主体,而兼学科举之学,这样也成为曹雪芹学习各种技艺顺理成章的主观因素。这里这一论述不做重点,只能说一点点。
目前关于《红》的作者,及反映的内容等,在潍坊地域也出现了很多新观点。祖籍临朐马孝亮先生及青州冯峰鸣先生等都论证认为《红》书与潍坊有密切关联,以此而论,更加强了曹雪芹与潍坊及潍坊风筝文化的渊源不是空穴来风,确实《红》书里有大量反映了潍坊地域的文化因素,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是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
鸢都因风筝而壮美,风筝因鸢都而高飞。今天潍坊风筝文化的内涵远不是曹雪芹时代的人所料想到的,它不仅是一种有趣的文化娱乐,更是兴旺经济时代的良好媒介。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高飞吧,吉祥的风筝!前进吧,美丽的鸢都!
(注①②:摘自《曹雪芹〈废艺斋集稿〉丛考》,吴恩裕著,2010年10月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本文作者:刘祜(hu) 任璇艺
李煦兄妹李姓,怎么能记入昌邑东隅姜氏祖谱中呢?事情还要追溯到明崇祯十五年(公元1642年)。当年清兵正白旗左统领李西泉统兵数万围攻昌邑城,城内官军民众奋起抵抗,“虽牧童稚子,咸奋不畏死,登城撄守。”经过八昼夜的激战,昌城陷落,守城军民大都壮烈殉城。这就是昌邑历史上骇人听闻的壬午之变。昌东隅人姜士桢,在父兄战死后迫于形势归顺了清王朝,并继正白旗左领李西泉为子,入籍旗人,改为李姓。乾隆七年《昌邑县志》卷六《人物》中记道:“李士祯字毅克,本姜姓,从龙辽左,寄旗籍,以李为姓。”是年李士祯23岁。
李士祯自幼熟读经书,才思敏捷,学识渊博,自是众多旗人中的佼佼者,深为其义父李西泉所赏识。李士祯凭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步入政治舞台,官运亨通。清顺治六年,李士祯31岁时,被提升为安庆知府。乾隆六年《江南通志》记载:“安庆府知府,李士祯,昌邑人,贡生,顺治六年任。”后任两淮运同、广东按察副使、山西省布政司参政,康熙六年升河南按察使。前任按察使断案有识,株连无辜,李士祯到位后重新审案,为无辜者平反,救活了数千人,因而在中州一带有“青天”之誉。在任期间“廉介奉公,宽仁待下,精详时事,声望甚隆。”后官至广东巡府,69岁退休闲赋。李士祯有6男3女,长子李煦任苏州织造,与江宁织造曹寅同为康熙帝的肱股近臣,由于政治、门弟和休戚与共的利益关系,曹、李二姓联姻,李煦的妹妹嫁与曹寅为妻,成为曹雪芹的祖母。
曹雪芹的《红楼梦》世人皆知,而他的另一著作《废艺斋集稿》,是一部记载我国工艺技术性的作品,故只在爱好技艺的圈内人流传。曹雪芹在这部书中打破了中国文人对“百工之人,君子不齿”的陈旧观念,详细记载了金石、南鹞北鸢考工志、编织、印染、烹调、园林设计先进单位入项工艺艺程,目的是为了让残疾人能够以艺养身,弥补先天、后天的不足。
曹雪芹生前有一个完成《废艺斋集稿》的庞大计划,其中两个章节是以绘画为主要内容。曹雪芹的《废艺斋集稿》一书中,《南鹞北鸢考工志》是专讲风筝扎制、绘画、图式以及风筝放飞的艺术,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系统完整的风筝资料。此书因流落日本,不可一窥全貌,现在传抄的残稿是风筝艺术家孔祥泽在上大学时,意外地见到日本籍美术教授高见嘉十先生带来的《废艺斋集稿》原本,爱不释手,经协商后被准许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将书中部分风筝图样进行摹制,才将风筝谱式流传下来。此书中曹雪芹的自序、彩绘风筝图谱、扎绘风筝歌诀等残图片文,早年曾在《文物》杂志刊载,颇为海内外人士瞩目。曹雪芹在此书中介绍了数十种风筝的扎制图式和歌诀以及风筝的放飞技巧,向人们讲了“欲使风鸢听命乎百仞之上”,全在如何把“游丝挥运于方寸之间”的窍门。
曹雪芹善画,传闻已久,但真正流传下来的绘画作品并不为世人所知。从《红楼梦》中可以看出,曹雪芹也是绘画高手。曹雪芹所绘的风筝以“绚丽夺目,人物栩栩”为特色,所扎制的“宫式”沙燕精雕细琢、尽艳极妍,与宫式相对的民式风筝风格突出、千姿百态。风筝艺术家孔祥泽先生继承了“曹氏风筝”的谱制,他认为《南鹞北鸢考工志》的风筝谱,是一部水平很高的工艺美术教材性著作,无论对色彩、色度、色调的处理,还是外观造型间架的处理都突出了绘画性。
曹雪芹不仅在《南鹞北鸢考工志》中专写了风筝,而且在《红楼梦》第70回中有大段细致描写风筝的文字,虽然没有谈到扎糊制作的技巧,但谈到了种类,以《南鹞北鸢考工志》与《红楼梦》所谈风筝相对证,证明曹雪芹是对风筝非常精通的行家里手。这不由人将曹雪芹与昌邑姥姥家的浓厚血缘关系联系在一起。曹雪芹的青少年时代大约经历的是康熙、雍正时期,当时的史料记载,潍坊的风筝盛行乡里,风筝集市业已相当繁荣。板桥先生有诗曰:“纸花如雪满天飞,娇女秋千打四围,五色罗裙风摆动,好将蝴蝶斗春归。”曹雪芹从小聪慧好学,又深得祖母喜爱,随祖母回乡省亲时,耳濡目染,自然能领会学习风筝技艺。曹雪芹在《红楼梦》第70回里所写的风筝,书中提到的风筝有美人、螃蟹、蝙蝠、凤凰、大鱼、蝴蝶、串式大雁、玲珑喜字共8种,非常巧合,这8种风筝都是潍坊知名的传统风筝。曹雪芹能如数家珍一样列举出这些潍坊传统风筝中的代表作品,说明其对潍坊风筝非常熟悉。由此可见,曹雪芹对潍坊风筝有过较深的研究。他在书中提到的8种风筝,唯独没有值名的潍坊龙头蜈蚣、宫灯两种风筝,这并非失误,而是因为曹雪芹在写《红楼梦》时,家已被抄,并受朝廷监视,加之受雍正时期文字狱余波的威慑,故避开“龙”字是代表皇帝、“宫”字意为皇族政权驻地的意思。
细看《红楼梦》,许多语言属潍坊和昌邑一带的方言,如70回中宝玉道:“要不是个美人,我一顿脚跺个稀烂。”“一顿脚”、“跺个稀烂”以及贾母让黛玉“好生养着”等语言都有很浓的潍坊方言特色。而71回中林之孝家的(对两个丫头)啐道:“糊涂攮的!”“攮的”作为语气助词是昌邑方言中特有的。称妇人为“林之孝家的”、“周瑞家的”也是昌邑、高密等地的特色方言。
曹雪芹家早期居住南京,与南方风筝胜地南通相邻。南通的风筝历史悠久,自宋开始至今盛行不衰,并形成高大、坚固和带音响的南鸢特点。曹雪芹在学习潍坊、南通风筝技艺的基础上,并没有停留在原来的水平上,而是将两地的风筝加以总结提高升华,吸取其优点,并在后来定居北京时结合了北京宫庭风筝高贵雍雅的特点,创造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风筝作品,形成了北京风筝的主体格局。都是同在北京的风筝金(福忠)、风筝哈(国粱),均与曹氏风筝有着上下承袭的密切的渊源关系。以现在北京风筝的传统代表作品沙燕风筝为例,其与潍坊硬翅风筝的基本形状、主体骨架结构、扎糊过程、放飞方法效果等极为相似,但两者一看就是截然不同的两种风筝类别,可以说沙燕风筝在造型上主要采用和发展了潍坊硬翅风筝便于放飞容易起高的长处,在此基础上又多有改进创新,使沙燕风筝无论在造型、绘画、色彩、放飞、蒙面、扎制工艺等方面,都比较考究,成为中国风筝家庭中很有代表性的传统佳作种类之一。
鸢飞鱼跃,莺歌燕啼,又是一年芳草绿。鸢都人民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潍坊国际风筝会”。作为世界风筝都的潍坊,有着历史悠久的风筝文化,从最早传说的螺祖女于夏代就在今寒亭、昌邑一带从树中地的迎风起落得以启迪,发明了中国最早的风筝。墨子于春秋时期在鱼山(今青州西南一带)“斫木为鹞”。墨子又传艺于他的弟子公输班(鲁班)而做竹鹊,史籍有鲁班“削竹为鹞,成而飞之”的记载。秦末汉初的名将韩信,最早将风筝运用于战争。宋代画家张择端在其所作的绘画长卷《清明上河图》中,也为我们留下了古代潍坊风筝文的痕迹……今天,我们又欣喜地发现,一代文学巨匠曹雪芹与潍坊风筝文化的渊源关系,这对进一步研究潍坊风筝文化、增强潍坊风筝文化的底蕴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
前面从《红楼梦》(以下简称《红》)一书及曹雪芹本人的亲缘身世中探寻了曹雪芹与潍坊风筝文化的关系。在历史的长河中,因为种种原因,对于曹雪芹的史料证述几近无有。可喜的是除《红》书之外,前文提到的《废艺斋集稿》(以下简称《稿》)一书,为我们提供了大量的资料,将《红》与《稿》对照,使我们真实全面地看到曹雪芹这位世界文坛巨人是一位“博于材艺”“于学无所不窥”的人,这里有必要对《稿》一书再作探寻。
我们知道,《稿》本意是曹雪芹帮助残废人谋生的一部类似教学参考书的著作,它不仅是对曹雪芹编写《红》的修养才艺方面作了佐证,也为我们留下一份非常珍贵的技艺著作。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吴恩裕先生生前写了《曹雪芹〈废艺斋集稿〉丛考》一书,对曹雪芹的《废艺斋集稿》作了深刻研究,并对此书的真伪以及对残缺的补正等方面均有很大贡献。从书中我们才知道了《稿》一书的发现,巧的是因为1943年北京人孔祥译因为帮助日籍老师编印风筝谱,也就是因为风筝之缘而发现揭示出这部曹雪芹巨著的,不然曹氏的这部巨著就会烟没而无人知晓,但是此书至今仍只有零碎的抄本残卷存世,原件仍然没于抗日烽火中,至今不知所归。
按吴老考证的《南鹞北鸢考工志》(为《废艺斋集稿》一书第二册,题为《南鹞北鸢考工志》,虽为第二册,但是是最重要的部份)的“通论”部分所讲,我们得知:“曹雪芹是第一个把软翅风筝介绍到北京来的人,大概他少年就对放风筝以至扎绘风筝有兴趣”①。这里吴先生肯定了北京的软翅风筝是曹氏引入的,又肯定了曹氏少年时就对放风筝、扎绘风筝有兴趣。但现在典型的北京风筝沙燕,是经曹氏升华提高后的颇具代表性的我国风筝体系之一的北京风筝,又称“曹氏风筝”。然而沙燕风筝是我国典型的明显并很具实力性的硬翅风筝,却不是软翅风筝。显然不是吴老所说的当年曹氏把软翅风筝介绍到北京的那种软翅风筝。恰恰沙燕风筝的骨架与潍坊的米字硬翅风筝极似,从中不免联想到,如果没有曹李两家荣辱与共的姻缘关系,我们只能推想曹雪芹的沙燕风筝是借鉴了潍坊硬翅风筝的长处而发明的沙燕,吴老文中还提到“曹雪芹13岁以前往来于南京、苏州之间”的关系分析,他能往来于南京与苏州两地,而李煦、李士祯多次回昌邑省亲认祖,并居住时间很长。那么曹氏随同而居是情理中事,所以沙燕不是借鉴潍坊米字硬翅风筝。当年和现在在潍坊的城乡各处都能随地看到这种米字硬翅风筝,所以能使当年幼小的曹雪芹耳听目染的学习,最终非常熟悉这种潍坊的米字硬翅风筝的利弊,在这种情况下曹雪芹才能进行升华改进出现在的北京风筝。另外,曹雪芹与朋友亲戚常聚,亲朋名人官宦多为南方或京城人士,生活较好,京城烹调又多又好,但他们常“在外面饭庄叫一桌山东酒席”②,是因为他们敬仰曹氏的才华,尊重曹氏对山东菜情有独钟的口味,从中也揭示出曹氏心里与山东昌邑的不解关系。从这一点小小的吃食习惯,也多少看出了曹雪芹久在潍坊居住过及对山东的亲姻秘密。
吴老在其《丛考》中,并没有提及一点曹与昌邑的事。但对曹与李两家的关系却有大篇幅文字的探讨,这大约是因为他老人家仙逝后,我国才开始了续志写志的高潮阶段,昌邑县地方志,昌邑姜氏家谱等在那通讯不便,出版物有限,毁旧灭封,消灭封资修的时代里,肯定不会知道昌邑的这些地方志史料,自然不可能提及了曹雪芹与昌邑的亲姻关系了。
另外,曹家长辈对曹雪芹的培养,只能一是走科举之路,二是承袭织造位置。这两条路都有出息。都可光宗耀祖出人头地。但科举是要经过自己的奋斗努力学习的,而承袭织造位置有康熙的意志。(康熙熟知西方先进的科技,他知道定国用孔孟之道,但国家更需自然科学及管理织造的人才,后者是科举选拔不出来的人才),这两者对曹家是非常矛盾的事情,他们不敢违背康熙皇帝的意志,只能以培养织造为主体,而兼学科举之学,这样也成为曹雪芹学习各种技艺顺理成章的主观因素。这里这一论述不做重点,只能说一点点。
目前关于《红》的作者,及反映的内容等,在潍坊地域也出现了很多新观点。祖籍临朐马孝亮先生及青州冯峰鸣先生等都论证认为《红》书与潍坊有密切关联,以此而论,更加强了曹雪芹与潍坊及潍坊风筝文化的渊源不是空穴来风,确实《红》书里有大量反映了潍坊地域的文化因素,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是值得继续深入研究的。
鸢都因风筝而壮美,风筝因鸢都而高飞。今天潍坊风筝文化的内涵远不是曹雪芹时代的人所料想到的,它不仅是一种有趣的文化娱乐,更是兴旺经济时代的良好媒介。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高飞吧,吉祥的风筝!前进吧,美丽的鸢都!
(注①②:摘自《曹雪芹〈废艺斋集稿〉丛考》,吴恩裕著,2010年10月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
本文作者:刘祜(hu) 任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