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昌邑: 一卤鲜的蛤蜊汤
蛤蜊汤,在昌邑北部农村也称“咸汤”。每当镇上集市,农家妇女总要捎两斤蛤蜊回来,待傍晚时分,男主人们下地归来,一锅煮熟的海腥味早已钻着锅盖缝冒了出来。记得小时候跟妈妈去一位远房舅舅家串门,恰逢他家晚饭,舅舅虽不识几个字,但谈吐幽默,当表哥拿舅舅喝空了的碗,要去给他盛汤时,被舅舅夸张的手势挡住了,他拿起碗自己去锅边盛汤,一边用勺子把一锅汤旋了几圈,一边说:“哈咸汤俺谁也不用(舀汤),俺知道挠舀能撇出蛤蜊肉来。”
根据选材,蛤蜊汤有好多种,要说味道鲜美,当属文蛤汤了。如下是昌邑传统饮食研究大师陆晓辉先生整理的文蛤汤制作过程,您也可买几斤文蛤,跟着大师的引导熬一锅美味的蛤蜊汤和家人分享。
文蛤(拼音:wén-gé),又称为蛤蜊(g嗄-lí),别名华哥,在我们当地又叫大蛤拉。另有称谓为丽文蛤、蚶仔(hān-zǎi)、粉蛲(fěn-náo),白仔,是属于双壳纲帘蛤目帘蛤科的贝类,是重要的食用贝类之一。文蛤原产地为日本,朝鲜半岛、中国大陆、台湾沿岸也有分布。台湾西南沿海的沙岸有养殖文蛤。壳呈圆形略呈三角形,内面为瓷白色。多栖息于浅海的沙泥底,喜欢生活在有淡水注入的河水湿地与潮间带等地区。购买文蛤宜选壳紧闭者,可将文蛤互敲,有清脆声音的蛤蜊者较为新鲜。
文蛤肉嫩味鲜,是贝类海鲜中的上品,含有蛋白质10%,脂肪1.2%,碳水化合物2.5%,还含有人体易吸收的各种氨基酸和维生素及钙、钾、镁、磷、铁等多种人体必需的矿物质,唐代时曾为皇宫海珍贡品。
文蛤主要产于我们北部沿海一带,其经济价值高、营养丰富、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且具有很高的食疗药用价值。相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时在吃到文蛤,御封它为“天下第一鲜”。
常记得小时候,农村的大集经常有卖,而且个头很大,半斤多一个,或许还大,赶集买回来放在水缸下,因为潮湿阴凉,可以好几天不都不死。
文蛤营养价值很高,同时具有较高的食疗药用价值。食用文哈,有润五脏、止消渴,健脾胃,治赤目,增乳液的功能。
文蛤的吃法多种多样。可将其作为主菜,以旺火爆炒;或作为配菜,调色提味;或把它斩成肉泥,辅之以面粉、鸡蛋、姜葱,煎成文蛤饼。如东人还常常生吃文蛤,使异地游客咂舌不已。将文蛤肉洗净后,用盐稍稍腌一腌,再于清水中洗净,浇上白酒、麻油、酱油和醋拌上生姜末和白糖,最宜于作下酒菜。将文蛤肉制成文蛤酱,更是海边人的绝活。把鲜蛤肉装进罐或瓶,放上盐、姜、葱、酒等佐料,再将口封上,置于阴凉通风处,过上一段时间揭开盖子,便如陈年老酒,醇香扑鼻,绕梁三日不散。平时居家过日子了,可作早晚小菜,既可口又下饭。若是家中有人要出远门更要带上一两瓶,可作旅途食用。
我们这里一般就是做咸汤来吃,取文蛤,用刀劈开,取出汤水和肉。
锅里加葱姜,或是加一点肉丝,炒香,水烧开,淋入面糊,开锅后打上鸡蛋,一锅美味无比的咸汤就完成了。。。
再来一点 时令的韭菜末,看到此时,你留口水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