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昌邑村游子重走先辈路之东出潼关
陕西阎良区谭家村——关中地区最大的山东移民村,现有人口四千余人,多为昌邑角兰、孙家上疃、大庄、七里兰和西惺惺等村后裔,以及与昌邑交界的几处高密村庄后裔。现任教于西安某职业学院的李宝栋就出生在这个村子,祖籍昌邑东角兰村,为缅怀先辈艰辛移民史,他以先辈当年来陕时所用的独轮车推上今年的新麦子,重走移民路,踏上了数千里寻根之旅。
当下,在陕西阎良、渭南一带,散落着数百个山东移民村,人口近百万人,其中查明的昌邑村有十几个,昌邑人后裔约四至五万人。这些村子多为清末迁来,百余年来,他们依旧说着纯正的昌邑话,吃昌邑的咸菜和大饽饽,沿袭着老家的习俗。
为什么他们那么完好地保留了昌邑的方言和习俗?原来,当年陕西的婆姨是不舍得下地干活的,没有人敢嫁给我们,我们昌邑村的男人也不敢娶这样的媳妇回家。于是,这些昌邑村之间的通婚习惯,就保持了昌邑文化,甚至称呼一同迁来的邻村为“姥娘庄”。
又是什么原因,让这么多昌邑人迁来陕西的呢?这要从光绪年间的“竹竿事件”说起。光绪末年,两位回族士兵复员回家,走到华县,想买点竹竿回家盖房,因价格纠纷出了人命,后出现蝴蝶效应,引起关中平原回汉冲突,导致关中平原一带人口骤减。而此时恰逢山东潍胶两河泛滥,数年蝗灾,在渭南一带任职的山东籍县令焦云龙奏请西安府,引山东人移居秦川,几十年时间完成了山东人走西口的大迁徙。迁徙期间,焦云龙引导移民建立“大客(kei)头”制度:以第一代移民权威家族中长者为大客头,后续移民由大客家负责安排临时栖身居住,保证新移民有饭吃,有屋住,而后攒了银两再去买地立户。以此保障了后续移民安居乐业,也导致了山东移民扎堆居住,形成了自己的文化圈。
自2004年夏,昌邑之窗发现了第一个陕西昌邑村——蒲城县八福村,2008年中秋,昌邑之窗赴陕西昌邑村给老人送月饼期间,又发现了蒲城太平村和六合村两处昌邑籍移民村落。
2012年大年初一,昌邑之窗赴陕西蒲城给昌邑村的乡亲们拜年,获悉阎良谭家村也是昌邑移民后裔集中居住的村子,于是第一次走进谭家村走访。
2016年春节,昌邑之窗再次赴陕西给昌邑村乡亲们拜年,通过与“关中山东移民研究会”会长李飞交流,又发现了阎良区武屯镇三合村、新民村等几处昌邑人后裔居住的村落。
在这些昌邑村里,我们感觉不到是在陕西,他们都说纯正的昌邑乡下话。一进村就能听出是来自昌邑的那个乡镇。他们依然说流河是“流阔”,说李戈庄是“李谷庄”,说水饺是“馉扎”,有些昌邑南乡移民过来的村子还说“弄不动”是“能不登”。
但他们一出村就能换成一口流利的陕西话,语言切换相当利落。为了生存,又不舍故乡印痕,他们都会两种语言。
当年刚来陕西,他们开垦的是当地人不愿耕种的乱石滩地,但勤劳的山东人经过几年的收拾,就在地里种出了好的收成。
昌邑人还在当地造出了老家特有的宽幅木织机,比当地的手持窄织机效率快好几倍。多织出的布匹拿到集上去卖,又换回了银子,如此几代人延续,昌邑村的经济就明显好于了周边村落。
在阎良一带的昌邑村中,还出了不少名人,有副省长、国家级演员、作家、书画家,非遗传人等。
蒲城昌邑村——六合村有民营企业数十个,国家一级路桥资质企业一个,并被评为陕西省级明星村。
陕西昌邑村的相亲们还在新农村经济方面有了长足的发展,他们发展起了大棚菜、果园、梨枣、冬枣和葡萄园,建有多处生态农业园,成为当地新农村经济的开拓者。
这些扎根秦川大地的山东人,百余年来,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不但建设了自己的新家园,也把祖辈带去齐鲁文化耕织于秦川大地,成为中国移民史上文化融合的典范。
李宝栋,流着齐鲁血脉的关中汉子,感恩祖辈的艰辛立业,重踏祖辈的迁徙足迹,他在用行动告慰祖辈:我要回老家了,让老家人尝尝咱们在秦川大地上种出的新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