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路一号—百年老宅见证于恩波家族四世风雨人生
曾经的蓬莱路一号,如今面向福山路开门,门牌号也换成了福山路33号。
在青岛小鱼山一带的福山路上竖着一块“文化名人故居一条街”的牌子,路两边坐落着一栋栋别致的小洋楼。民国时期,梁实秋、沈从文、洪深、童第周、杨振声、闻一多、老舍等人均曾在这一带居住过。因为当时的(青岛)国立山东大学就在福山路北面的山坡下,而这些文化人因执教于山大而选在来此定居。
(青岛)国立山东大学
福山路33号是一栋不起眼的二层德派建筑,它坐落于福山路北侧,依小鱼山北麓而建,二楼与福山路持平,一楼及附房却沿山坡下探至路面以下。院内蜿蜒的石阶通向最底部的附房门口。该院落看似普通,但当时的位置却极为特殊。民国时期,该院落后面就是原山大校园的南门,当时在这栋房子西侧有一条丁字路从福山路下去,沿山大南大门直通到校园里面,这条路叫蓬莱路。这栋房子当时的院落大门是在西北角位置向蓬莱路开的,门牌号也不是今天的福山路33号,而是蓬莱路一号,当属离校园最近的小楼了。这栋小楼是谁盖的呢?它的主人就是早期同盟会会员、中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于恩波先生。
于恩波(1884—1941) 字沐尘。山东省昌邑市于家郜村人。1906年他游说亲戚与张书绅等人一起废私塾、兴学堂,在于家郜村创办育秀小学。同时积极在教师、学生中发展同盟会员,培养革命骨干,使学校成为同盟会在昌邑早期活动的基地。1911年10月,武昌起义爆发,他与陈干一起去徐淮地区组织淮泗讨虏军,与清军作战,每战必捷。1918年,他同原国会150余名议员集会广州,举行“非常国会”,共举孙中山为陆海军大元帅。1922年,驻广州湾海军哗变,他奉孙中山密令,劝服鱼雷队长温树德(山东人),率众夺取了“海圻”、“海琛”、“肇和”诸舰,孙中山任命温树德为海军司令,于恩波为秘书长。1922年9月, 国会恢复北迁,他重赴北京担任国会议员。 1923年与陈雪南等创办青岛第一所中学__胶澳中学(青岛一中前身),1923年冬,南下广州,帮助孙中山开展护法工作。1924年,他被任命为山东省教育厅厅长,在家乡育秀小学的基础上,又创办了昌邑县第一所中学__育秀中学, 并兼任校长。1925年4月,他辞去教育厅厅长职务,去南方参加国民革命军。抗日战争期间,随国民党政府迁往四川。1941年2月在巴县歇马场病逝。
1929年,于恩波受命调任青岛,与陈雪南、杨振声、陈调元等12人组成国立山东大学筹备委员会,筹建国立山东大学。为全身心投入建校工作中,他把家搬到青岛,并经当时政府审批,在校南门外蓬莱路与福山路接壤处的山坡上建造私宅一处,门牌号蓬莱路一号(后大学南门取消,蓬莱路也不复存在,该楼门牌更改为福山路33号)。而后来搬来的教授逐步定居于蓬莱路两侧沿福山路及鱼山路一带,形成了今天的文化名人故居一条街雏形。
小楼的二层与福山路路面平齐,一层则沿山坡低于路面水平以下,车库在院子最低洼位置。
蓬莱路一号选址从风水上讲并不理想,处小鱼山北麓,南高北低。一楼只有北向及西向窗户,常年阴湿不见阳光。二楼窗户临福山路街面,却不得安静。而大门建在院落的西北角向西开启,也不符合北方人的居住文化。综上所述,当年于恩波建造房子应是一切为了与学校来往方便。
入住蓬莱路一号后,也迎来了于家公子的一段情缘。一次,于恩波儿子于江东在济南到青岛的火车上邂逅了一位端庄大方、热情开朗的济南女孩,叫吴白涛。她是吴佩孚的远房侄女,自幼师从李苦禅习书画,因父亲续弦与继母不和而坐上了去青岛的火车投奔亲戚。两人一路相谈甚欢。至青后不久,吴白涛便搬到了蓬莱路一号,与于江东结为伉俪。这是于家最温馨的一段时光。
后于恩波受命调任安徽省政府委员、教育厅长兼农矿厅长,又辗转南京任中央司法院副职兼第二厅长。于家第三代便是临世于南京。因出生那天南京久旱大雨,故于恩波友人陈雪南即兴起名“雨生”。
于恩波离开青岛后,因举家南迁,旧宅闲置,为支持山大发展,借与时任山大校长赵太侔居住。赵太侔来青以前在济南办过话剧院,而随母居住于济南外公家的李云鹤(江青)自幼喜欢京戏,并报名参加了赵太侔的话剧院,因演技出神,深得赵太侔夫妇喜爱。赵太侔奉命关闭话剧院并任职青岛山大后,李云鹤在家无事可做,就坐火车来到青岛,投奔赵太侔。赵夫人俞珊经不住李云鹤的眼泪,说服丈夫收留了她,在山大图书馆当了个馆员,并寄居于赵家,一同居住于蓬莱路一号。李云鹤在青岛的两年经常去旁听文学与写作课程,特别喜欢听闻一多的课,这些经历也奠定了她在影视界的基础。后去上海影视界发展,并与昌邑籍导演王滨一起从上海辗转延安走上革命文艺宣传之路。
于恩波孙媳王凤仙(左)和本站讲述丈夫所回忆于恩波生平及蓬莱路一号的故事
建国后著名翻译家、教育家赵俪生先生在(青岛)山大任教时曾居住于蓬莱路一号。尔后,山大迁回济南,只留下海洋系组建海洋学院,学院南门取消,蓬莱路也就圈进了校园,蓬莱路一号院改走南门,门牌也更改成了福山路33号。
于恩波一生关注教育事业,为发展国民教育呕心沥血。因辛劳成疾,1941年病逝于重庆巴县歇马场张家湾。因经常捐助教育,临终没剩多少积蓄,以至于弥留之际喃喃自语:“七口之家何以为生?”建国后,孙辈于雨生携妻前往重庆欲迁坟回鲁,而当地老者念于公爱民旧情不舍搬离,无奈取坟墓泥土回老家昌邑下葬。
于恩波儿子于江东在国民政府官至卫生署秘书长,1949年国民政府迁往台湾,于家念祖辈没干过坑民坏事,不愿随往,留居大陆,后回青岛居住。于雨生在母亲曾就读过的青岛二中读完高中,并于哈工大攻读大学。
文化大革命期间受尽折磨的于雨生已瘫痪在床十几年并于近年失去了语言能力
文化大革命期间,已走上教育岗位的于雨生因家族国民党背景与父亲一起被遣返回老家村子批斗。于雨生被扒光衣服捆绑双手反吊牛棚梁上36个多小时。好心人深夜偷偷将他放下,而这时的于雨生双手关节脱位变形,双臂已没有了知觉,他逃出牛棚,因怕被批斗者再次找到,跑到坟地,藏进了被红卫兵挖开的坟墓,与尸骨为伴。在墓穴中躲了几天,饥渴难耐的他趁夜爬出坟墓,寻觅食物。后来他索性晚上出来找吃的,白天就躲进草垛藏起来。因双臂残疾,每到凌晨都是背对草垛,用屁股拱进去草垛里面。为了生存,双臂残疾的于雨生远走他乡,靠赶大集卖唱混口粮,靠好心人施舍破旧衣服遮体。他一边卖唱谋生,一边自学中医,终于在若干年后治好了自己的双臂,双手也渐渐有了知觉。后来逐渐能自理的他为防止周围人认出他身份再次被批斗,远赴东北姨妈家躲避。失去身份的他不敢出去找工作,于是在东北乡下开了间中医诊所,给人们抓药看病。
于雨生的遭遇和传奇人生,在故乡昌邑早有流传,一位从昌邑调到青岛骨科医院工作的医护工作者,没事就和同事们讲这个自学成才的于雨生的传奇人生,该院儿科还未婚的年轻大夫王凤仙听到了这个故事,于是就不断地问来问去,对这位一生颠沛流离、受尽磨难的医学奇才产生了敬仰之情。
八十年代中期,国家逐步恢复政策,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冤案逐步得到平反。已是中后年的于雨生思母心切,从东北来到青岛。却发现物是人非,过去那蓬莱路一号的家早已分配给他人居住。他辗转找到母亲,母子抱头痛哭。而王凤仙从那位昌邑籍医生口中得知“传奇人物”于雨生回青的消息,执意要她引线相见。于是在这位医生的牵线下,王凤仙如愿见到了年长自己近二十岁的于雨生,看到他双手手腕因当年被捆绑留下的畸形绳痕,她心疼的流下了热泪。或许是怜悯、或许是敬佩、或许是欣赏,第一面,王凤仙就对这位尽管年长又有残疾,但却彬彬有礼、学识渊博的汉子产生了好感,她毅然选择嫁给了没有正式工作的雨生大哥。尽管他们年龄差距大,对方又没有固定的收入来源,但是他们可以谈中医理论、谈他的行医经历、谈他爷爷兴办教育、忧国忧民的故事和蓬莱路一号的风雨岁月。随着政策的进一步恢复,小鱼山一带好多原业主的后人经过申诉要回了房子。仍旧居无定所的于雨生在妻子的鼓励下写信给当时的民革名誉主席屈武,屈武当即写信给青岛市政府相关部门,建议当局返还于雨生祖宅所有权。当时的青岛市政府经过权衡,将原蓬莱路一号院落东北角的车库和门卫房返还给于雨生夫妻居住,自此夫妇俩有了自己的居所。由于年轻时经受的皮肉折磨,于雨生于两千年初开始出现四肢麻木,逐渐失去自理能力。王凤仙任劳任怨、悉心照料,将瘫痪在床十余年丈夫护理得干干净净,从来没起过褥疮,房间内没有一点异味。王凤仙一边给丈夫端屎端尿,一边听丈夫讲过去的故事。她要完成丈夫的愿望,继续调研收集于恩波的生平事迹资料,给老人写传记。
几年前,王凤仙的婆婆,于雨生母亲吴白涛过世。丈夫经不起母亲撒手的打击,留下了抽风后遗症,失去了语言能力。现在轮到王凤仙和丈夫说了,她每天握着丈夫的手,重复丈夫曾经说过的故事,有时还加以分析延伸,说对了丈夫就会点点头,不对时,她也能看出丈夫想摇头的眼神。他们的女儿于今也二十多了,于今不忍心让妈妈整天为爸爸操劳,况且妈妈还需要上街买菜、给爸爸抓药,爸爸在家也需要人看护。于是,于今大学毕业后没有出去工作,她一边在家学习,一边和妈妈照看一生漂泊,经历坎坷的爸爸。
经历了近百年的沧桑岁月,于家第四代后人又生活在了曾经的蓬莱路一号,尽管住在了院子最底部的车库里,尽管已没有了蓬莱路的出口,尽管每天出门要沿着院子里的台阶爬两层楼高爬出院子,但是,每天能从曾祖父曾经的书房窗前走过,能踏着曾祖父曾经的脚印拾阶而上,于今也有一种说不出的满足。(李发宁 图文)
二楼最南面一间是于恩波的书房,窗户外面就是福山路临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