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之窗 - 天南地北昌邑人

盐碱地里挖出“沙漠人参” 昌邑村民成功种植肉苁蓉


发布时间:2019/12/12 17:29:27 | 来源: | 点击次数:944

盐碱地上作物种植困难,耐盐碱的植物又不一定适应潍坊的气候环境。12月10日,记者在昌邑市下营镇了解到,当地改变发展思路,将有着“沙漠人参”美誉的肉苁蓉在山东首次种植成功。当地将利用肉苁蓉打造生态农业区,种植多种经济作物,提高经济效益,带动村民收入和就业,发展田园综合体,不断推动乡村振兴。

李卫东的帮手用铁锨挖肉苁蓉。

李卫东展示自己种出来的肉苁蓉。

为柽柳林添新土 细心养护肉苁蓉

12月10日上午,在昌邑市下营镇李刘村的田地里,52岁的村民李卫东将一层新土撒在一片柽柳林下。这片树只有一米多高,却有着挺拔坚硬的枝干。李卫东忙活一番,为的是生长在树根系上的肉苁蓉。

“柽柳生态林会吸收土壤中的盐碱,随着自身的循环把盐碱排出,对治理盐碱地、防风治沙有特殊的作用。而肉苁蓉却需要更多盐分,因此我特意找来了含盐碱较高的沙土。”李卫东说,这个土方法是他想出来,潍坊学院和省农科院的专家都赞不绝口。

李卫东的7亩地原本种着玉米和小麦,产量不高。2017年,潍坊学院、省农科院的专家将其作为管花肉苁蓉种植基地,李卫东负责日常养护这块试验田。肉苁蓉露天生长且适合盐碱地,培养成功将极大促进当地农业发展。

村民多次尝试失败 2017年他再次种植

李刘村的田地靠近沿海,属于盐碱地,过去祖祖辈辈种植玉米、小麦,基本上是靠天灌溉。“村里也尝试种过各类耐盐碱作物,可收效不大。”李卫东说,多次尝试失败后,村民纷纷转行或外出务工。

之前,下营镇有不少村民主动尝试种植丹参、肉苁蓉等耐盐碱植物,引起了不少专家的好奇,便将其作为了“试验田”。虽然丹参等耐盐碱植物种植成功了,可肉苁蓉种植一直成效不大。

“2017年,专家将我的土地作为试验田时也冒着一定的风险。”李卫东说,村里村民种植失败了,他甘愿承担这份风险去尝试,当年春天种上了柽柳林,在植株两侧开沟作苗床播种。他勤于管理,按照专家要求拔草、排水、施肥,可出产时,地里的肉苁蓉却都腐烂了。

根据当地实际情况 分层种植终获成功

咨询了相关专家后,李卫东了解到肉苁蓉的生长条件,他也将日常的农作经验跟专家进行了分享。

李卫东表示,根据下营镇的气候和土壤特点进行针对性种植,采取分层种植的方法,在柽柳两侧挖出50多厘米深的苗床后,将肉苁蓉种子撒入地下,再铺上一层沙土,再次种植一层肉苁蓉种子。因肉苁蓉是寄生性种子植物,李卫东还在柽柳根茎施肥,让柽柳根茎延伸到苗床上。

今年11月23日,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和省农科院的专家在该基地现场测产、观摩和技术指导。测产结果显示,单侧接种肉苁蓉亩产鲜肉苁蓉达543.6公斤,最大的单个肉苁蓉鲜重高达1.75公斤。这意味着,有着“沙漠人参”美誉的肉苁蓉在山东种植成功了。

明年可双侧接种 产量将有望翻倍

现场,李卫东像挖山药一般,用铁锨挖出了几块肉苁蓉。记者看到,它形似竹笋,仿佛披满了密密麻麻针状物的花萼。李卫东说,目前干肉苁蓉的市场价格为80-100元/公斤,有效成分提取物价格在2000-7000元/公斤,肉苁蓉种植有着非常好的市场前景。

“这片柽柳林树龄只有两年,为了减少肉苁蓉对柽柳早期生长的影响,这次实验只进行了柽柳的单侧接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厉广辉博士说,有了今年的成功,明年就可以进行双侧接种,再加上树木长势旺盛,产量有望翻倍。

山东省农科院生物中心主任王兴军表示,将进一步开展肉苁蓉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提高产量和品质,提取有效成分,开发肉苁蓉系列产品,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

发展田园综合体 提高盐碱地效益

近年来,昌邑市下营镇根据地理特点,不断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在盐碱地里种植出多种经济作物,带动了当地村民的收入。下营镇政府相关负责人表示,目前辖区内的特色农业种植面积已达6000余亩。投资8000万元建设了集坚果生产、果品深加工、育苗科研、生态旅游为一体的鼎立薄壳核桃林业田园综合体,获评省级经济林标准化示范园。

下一步,下营镇将持续加大投入,实施“种植养殖+研发加工+生态文旅”三产融合模式。新建中草药种植、研发、贸易、休闲体验全产业链开发的黄元御百草园综合体,主要栽植杜仲,间作丹参、黄芪、肉苁蓉等中草药,与云南白药、白云山等药企合作,进一步提高盐碱土地的经济效益,助力乡村振兴。

记者 宋树云

版权所有:南地北昌邑人 数据镜像:追梦阳光动力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作信息分享作用,不代表本站认可该立场。如有异议,可以联系本站邮箱。me(AT)dongsky.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