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邑之窗 - 天南地北昌邑人

潍坊昌邑加快培育能源多业态新模式


发布时间:2024/10/1 8:22:13 | 来源:大众日报 | 点击次数:194

半岛走廊,河海交汇。在潍坊昌邑市柳疃镇北部盐田区域,三峡新能源山东昌邑发电有限公司光伏发电项目落户于此,从上方俯瞰,色彩斑斓的块块盐田宛如一个巨大的“调色盘”,在其上方铺设的光伏面板,正将这里打造成新“蓝海”。

该项目为“盐光互补”项目,拟接入三峡新能源山东昌邑发电有限公司已建成的陆上及海上共用升压站,规划总容量为60MW,通过合理利用空间,兼顾光伏、晒盐,将光伏、制盐立体化布局,可在单位土地面积下创造最高价值,项目建成后所发电量全额上网,年发电量约为7928万千瓦时。与相同发电量的火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2.6万吨,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7.9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量2378吨,减少氨氧化物排放量1189吨。

新能源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支撑。近年来,昌邑市抢抓“双碳”战略机遇,立足区位优势、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构建起新能源开发利用、装备制造、技术攻关、应用示范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在产业新赛道上培育了绿色新动能、塑造了发展新优势、打造了工作新亮点。

沿着盐田一路向北,离岸14公里至18公里处,碧波荡漾的海面上,一排排“壮丽”的白色风机高高耸立,巨大的桨叶缓缓转动。这里正是昌邑海洋牧场与三峡300MW海上风电融合试验示范项目风电场。

“这个海上风电项目规划容量300兆瓦,年发电量约9.4亿千瓦时,节约标煤约29万吨。”三峡新能源山东昌邑发电有限公司负责人曹锦超告诉记者,“此外,我们积极探索‘海上风电+海洋牧场’新路径,在风机基础周围50米海域内布置养殖区,通过海洋牧场在线监测系统,投放产卵礁、集鱼礁、海珍品礁等,为鱼类、贝类、藻类等海洋生物提供良好的栖息和产卵场所,实现了海上风电与海洋牧场深度融合。”

创新科技耕海牧渔,大力建设海洋牧场,昌邑市不断把大海变成“蓝色粮仓”。目前,该市拥有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和生态养殖示范区1个、国家级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5个,养殖品种涵盖对虾、梭子蟹、大菱鲆、贝类等多个养殖种类。拥有“昌邑虾皮”“四孔潍鲤”等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9个、“昌邑大对虾”“三疣梭子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个,培育打造了海丰水产“鲁邑海丰”省著名商标。2023年,昌邑市渔业总产值35.2129亿元,同比增长4.1%。

围绕打造新能源模式多业态,昌邑市还在生物质发电领域深耕。采用PPP模式建设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将生活垃圾、市政污泥等进行无需分拣的全量燃烧,产生热量用于清洁发电。目前,日处理生物质600吨、发电11万度,减容量95%以上,分解时间由7—30年缩短至2小时,实现废弃生物质循环利用。“今年上半年昌邑共收集焚烧生活垃圾约9.34万吨,产生绿色电力约2177.29万千瓦时,折合标煤3.927千吨,生活垃圾焚烧处理率100%。”昌邑环境卫生中心工程科科长王建磊说。

在推动清洁能源替代的同时,昌邑市不断提高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积极培育国家级和省级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设计产品,建设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推动企业启智焕新、增绿降耗。

山东瑞其能电气有限公司构建了“零部件配套—整机制造—风电场设计施工运维”完整链条,其自主研发的高效永磁直驱风力发电机组,最大功率达到12MW,并在业内率先提出了风力发电“一高一低”评价标准;山东亿润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聚焦农村清洁取暖新市场,利用空气源热泵技术,研发生产的新能源产品能效转化率是空调的3倍,耗电量仅为一般电暖产品的20%,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省内市场占有率超30%,为农村清洁取暖提供了昌邑方案和产品;潍坊孚美新能源有限公司研发针状焦及加氢组合工艺,填补国内新能源锂电池材料—高端针状焦生产技术空白,打破国外垄断,进入比亚迪、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国华电、中国华能、三峡新能源、国华能源、中核集团、国电投集团等一批“国字号”“央字头”企业聚首昌邑北部“盐碱滩”,形成了风电、光伏、生物质等新能源全业态发展格局……

目前,该市拥有国家绿色工厂1家,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2家,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1家,省级绿色工厂2家,省级特色产业集群1家,潍坊市级绿色工厂5家,潍坊市级绿色工业园区1家,潍坊市级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1家。

新能源项目的“井喷”,资源禀赋固然重要,真正的底气源于昌邑的超前谋划和精准服务。“我们制定《昌邑市新能源发展专项规划》,明确新能源发展路线图,积极构建涵盖产业发展、项目引进、人才引育、科技创新等全方位、立体化的政策体系,为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提供‘保姆式’‘磁铁式’精准服务,不断抢占新能源发展新的制高点。同时,强化用地保障,储备可开发利用新能源项目土地面积约5万亩。”昌邑市发展和改革局党组书记、局长孙兆兴介绍。

截至今年8月底,昌邑市建成并网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122.6万千瓦,新能源发电16.49亿千瓦时,同比增长31%,占全社会用电量的37.8%。总投资188亿元的国华海上风电等10个新能源项目加紧推进。三峡光伏、国电投光2个项目成功入选省市场化并网项目,获批装机规模28万千瓦,占潍坊20%以上。(大众新闻记者 都镇强)

版权所有:南地北昌邑人 数据镜像:追梦阳光动力
本站内容来自互联网,仅作信息分享作用,不代表本站认可该立场。如有异议,可以联系本站邮箱。me(AT)dongsky.cn